2)第四百二十七章 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_苏联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苏主义者。

  “虽然我很赞同亚纳耶夫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在民族团结上的成就,但是依旧有不幸的异己分子遭到迫害,希望亚纳耶夫主席能看清楚这一点。苏联人权有没有进步我不知道,但是我看到了你们这几年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索尔仁尼琴毫不客气的在公共场合指出了苏联当局一些敏感的问题,所有人都替这位说话毫无顾忌的作家捏一把汗,当然中情局更是兴奋异常,如果索尔仁尼琴惨遭逮捕,那么他们又可以在人权的问题上大做文章了。

  谁知道亚纳耶夫只是微微一笑,询问道,“文人?你说的是开枪自杀的雅科夫列夫,还是政治避难前往美国的科罗季奇和布什维科夫?如果前者因为宣传禁酒令遭到民众一致反对,然后还算是有勇气自杀的话,那么后者呢?苏联当局甚至没有发布通缉名单,禁止出版这些人的作品,他们就急匆匆的通过政-治-迫-害的名义逃亡美国,这是心里有鬼吗?好歹当年您逃亡美国的时候还是光明正大的迫害理由。”

  “开枪自杀的雅科夫列夫,当时苏联当局还郑重的为他发布了讣告,而不是让他籍籍无名的死在某一块墓碑之下。至于科罗季奇和布什维科夫同志在美国做了些什么?创立了苏联人权维护组织?听说西方各界每年的捐款数额都有一百多万美元了吧?不过我记得他们也就在哪里哪里吃过几次饭,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下关于这个组织的声明,却没有见到他们有任何的实际行动,这算什么?敛财吗?”

  索尔仁尼琴哼了一声,对于科罗季奇他的内心是充满不屑的,当对方第一次邀请自己前往他们组织时,索尔仁尼琴就知道这家伙更像是一个投机主义者,而不是文人。总想着利用自己的名声和故事,在美国收敛大量的钱财。后来两人断绝关系之后,索尔仁尼琴还听说他已经开起了法拉利和住上了别墅。

  索尔仁尼琴至今孤身一人,不受美国主流的待见,甚至连文艺界和学术界也不再请他去讲授偏激的观点,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他就像被人抛弃的玩偶,渐渐被人淡忘,如果不是当年美国中情局想利用他那篇《北方的新沙皇》来抨击苏联,索尔仁尼琴这个名字甚至不会再出现在美国公共场合之中。

  亚纳耶夫继续说道,“还有布什维科夫,当年刚刚去到美国的时候政府是怎么评价他的?一个伟大的自由主义战士,红-色-恐-怖下的幸存者。但是后来这位伟大的自由主义战士做了些什么?吸毒和贩毒,直接丢进了监狱。如果这些货色代表了俄罗斯的未来,那么我们整个名字才算是真正走到尽头了。”

  亚纳耶夫毫不客气的在索尔仁尼琴面前揭露了他口中的自由主义分子的丑恶嘴脸,“这些所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