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8 宛州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铳。

  也就是说,不同质量的火铳装填时,所用的火药量是完全同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每杆火铳由于每个工匠的手艺和熟练程度不同,往往会导致同一批火铳会产生良莠不齐的现象。

  另外魏朝的工部不像池非的兵工厂那样通过标准化的分工合作方式来批量制造火枪,每杆火铳基本上是由一到两个工匠从头到尾做出来的,因此每杆火铳的制作都极费时间。

  一杆火铳就算是熟手也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新手花个一年半载更是常事。

  如果按池非的做法,已经做好的火枪一旦在统一份量的火药上发生炸膛,就要回炉重造,这对于工部那些官员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再加上谢家不断催促威胁工部加紧速度,工部那些官员哪里还敢搞慢工出细活这套,只求加紧出货,有多少造多少,先把数量提上去再说。

  在这种日夜拼命赶货的情况下,火铳本身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同样份量的火药可能装在这杆火铳上可以正常使用,但却很可能在另一杆火铳上发生炸膛。

  为了解决容易炸膛的问题,工部的官员们在冥想苦想后,终于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那就是让每批质量不同的火铳装填不同份量的火药,这样就不会轻易炸膛了。

  至于如何判断每杆火铳该放多少火药,工部的工匠们通过不断测试,已经摸索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

  例如铳管的内径越大,表示铳壁越薄,如果放的火药太多,就容易炸膛,因此要少放一些。

  又例如可以通过火药引瀑时的声音来大致判断铳管可以承受的火药量等等。

  通过这些诸如此类的办法,工匠们把所有已经做好的火铳分为“多中少”三个类型。

  “多”就是可以多放火药,“少”就是要少放火药,而“中”则是介乎两者之间。

  在分好类型后,工部的人会在铳柄上刻上火药的用量,方便火铳兵在装填的时候心中有数。

  这种方法虽然让工部的人免于受罚,但却苦了众多使用这些有问题产品的火铳兵们。

  虽然铳柄上刻有火药的用量,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麻烦无比。

  为了在实战当中能够快速倒出自己所用火铳的火药用量,火铳兵们平时除了练习如何射击外,还需要练习如何通过倒在黄纸上的火药来估算自己手上这杆火铳要用的份量。

  尤其是分到那些质量较差、容易炸膛的火铳的士兵,在装镇弹药的时候更是要万分小心,以免弄坏了这些金贵的火铳,这可是随时要掉脑袋的大罪。

  因为在谢家眼里,这些火铳远比使用它们的士兵要重要得多。

  当然,不管在什么地方,聪明人总是有的。

  在这几千个火铳兵中,有个别脑子灵活的士兵已经想到了将每次要装填的火药用纸单独包起来的办法,这样应该就可以避免火药加得太多或太少的问题。

  每次使用的时候,只要将单独包好的火药直接倒进铳管里,这样就不会炸膛了。

  这个想法已经十分接近池非所实行的定量装填法,是个很好的办法。

  然而就算办法再好,也要看实施的环境如何。

  由于谢家上下太过紧张这批被他们寄以厚望的火铳,要求所有火铳兵必须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更改,以免使这些金贵的火铳发生损坏。

  凡是不按规程去做的人,轻则受刑,重则处死。

  在这种严苛无情的气氛下,试问有哪个士兵敢不怕死地去尝试别的做法?

  就这样,一种原本可以极大提升装填效率的全新做法就这样胎死腹中,事后池非在知道这件事后,不禁庆幸不已。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