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开发美国油田_铁血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默涵接到前线发来的电报,立刻第一时间把沈连凯从前线调了回来。

  在镇守使署门前,沈连凯有些紧张地反复整理自己领口上的风纪扣,在他们这批年轻军人看来,李默涵就是未来中国的希望,是几乎神一般的存在。

  不多时,刘慕圣穿着长衫,摇着纸扇走了出来。“我是刘慕圣,你可以叫我刘师爷。”刘慕圣上下打量了一下沈连凯,一本正经地说道:“别紧张,我家少爷不吃人。”

  沈连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紧张的心情一扫而空。

  刘慕圣这才露出笑意,领着沈连凯进了花厅。只见穿着一身便装的李默涵正在摆弄八仙桌上的一个方匣子。

  “这就是沈连凯吧?”一见到刘慕圣领着沈连凯进来,李默涵立刻撇下匣子走了过来。

  “致敬!”沈连凯一踏步,双脚并拢,很吃力地举起还带着伤的右手向李默涵敬礼

  “免了免了,你还有伤。”李默涵制止了沈连凯,拉着他进花厅,亲手给他倒茶,弄得沈连凯紧张拘束地不敢坐下。

  “坐下说话。”李默涵把一杯龙井推到沈连凯面前,“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沈连凯又条件反射地站了起来,“报告~”

  “坐下说话!”李默涵一把把沈连凯拉到座位上

  沈连凯只得在李默涵对面坐下,说道:“其实这也不完全是卑职的主意。”于是沈连凯把如何从安德森医生那里得到启发的事情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

  李默涵听完之后,感慨道:“到底还是德国人呀。”随即,他又对沈连凯说道:“这样吧,你就不要回到前线部队去了,你就留在商丘,我打算编练一支铁甲战车部队,你就在那里当教习。把这个铁甲战车战术进一步淬炼。”

  “是!”沈连凯噌地站了起来,“我一定不辜负大人对卑职的期望。”

  “对了~”李默涵指着桌子上的匣子,问道:“你以前听过收音机吗?”

  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首次成功的无线电广播是在1906年的圣诞节之夜,美国的费森登使用功率为1千瓦、频率为50赫的交流发电机,借助麦克风进行调制、播发讲话和音乐,许多地区,包括海上的船只都可清楚地收听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国家进行无线电广播试验。大战期间,比利时、荷兰和德国出现一些地区性广播节目。但是正规的定时广播是从1920年开始的。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

  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聘请意大利人葛拉斯为教师,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