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3章_我在聊天群里当团宠【正文+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他伸出五根指头说道:“不知这个价位公子可满意?”

  王硕打个巴掌给个甜枣,恭维道:“还是掌柜的善心。”

  于是王硕的《易经》便以四十两的高价卖了出去,他并不觉得得四十两的价格算高,掌柜肯定还有的赚。

  而吴夫子几人都看呆了,为何王硕说了几番话便能让掌柜出这么多价钱?

  因为有王硕在,掌柜的在接下来算吴夫子他们的书时也并没有克扣,给他们的价位比平日高了一些。

  几人出书铺门的时候摸着沉甸甸的口袋,脸上都挂满了笑意。

  颜妤看到他们脸上心满意足的笑,自己也不禁笑了出来,这王硕倒是个可用之人。

  她快速买好笔墨纸砚,叫住王硕等人,带着他们一起回庄上。

  从热闹的京城一路晃到了庄子的土路,看着越来越近的庄子,颜妤心里有些激动,她这是回家,这才是她颜妤的地盘!

  庄子周边的景物矮旧,颜妤打心底里佩服王硕和夫子这种无论何时何地何等境遇都不忘记读书的读书人。

  在这个重农抑商的年代里,似乎人人都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百姓们辛苦地土里刨食,然后就希望家里出个读书人,不仅自己有面子,而且能减免赋税。但是这又何其困难?

  因为你要从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步步考起,这四个称呼几乎是所有学子都要经历的,运气好的,能考个秀才,然后朝着举人进士一步步往上爬。

  但是更多的读书人,却碌碌无为,没什么大才。不仅拖垮了整个家庭,还付出了自己的一辈子。

  《儒林外史》中就有相关描写,“范进中举”代表了一大批人的悲哀。

  一个叫做范进的秀才,一辈子考科举,终于有一天他考中了,惊喜之下,几近疯癫的故事。

  书籍的昂贵,在这个生产力严重落后的古代,百姓如何能承担地起?读书需要的书本,难道只需要一本吗?不,这样算下来的天文数字,几乎连现代的人都不能承担。

  所以古代,读书,几乎是一件倾尽全家,培养一个不上不下的秀才而已。

  至于考举人?不好意思,那花费的就要更多。因为考举人,还需要到更高级别的,比如省城的书院去读书,那将会是一个更加烧钱的地方。

  所以古代,书本贵,束脩贵,笔墨纸砚什么都不便宜的情况之下,读书,真的是花费十分巨大的事情。

  隋唐开始,科举盛行,这样还算是相对公平一些来选拔人才,但是在隋唐以前,察举制,五品中正制的时代,读书,那几乎都是权贵人家的特权了。

  古代学子们读书,不只是自己,几乎搭上了全家的所有东西。就像颜妤以前所看过的一些书中,一些家庭,为了供儿子读书,女儿几乎就是拿来换钱的工具。

  但是做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