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我不是汉废帝_朕非汉废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赋税的经济权。

  说到底,此时的诸侯王只不过是有着高祖皇帝血统的富家翁罢了。

  或者说得更残酷一些,他们连那些富家翁都不如。

  至少寻常的富家翁还有人身自由,想去哪里逍遥快活,就去哪里逍遥快活;而诸侯王如不奉召而擅自离开封国乃是一项重罪。

  更何况,诸侯王还时时刻刻处于朝廷的监视之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找个由头削爵除国。

  在这种密不透风的威压之下,诸侯王只能纵情于酒色。

  一方面确是无事可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南面而治的那位县官放心。

  刘贺隐约记得有一个叫做刘胜的诸侯王,因为无事可做,一辈子生了一百多个子女——当然,这其中不乏“非刘姓者”。

  自古藩王不好当,西汉诸王更如此。

  不过,刘贺对这个开局还算满意,诸侯王的身份至少已经能够满足他的各种低层次的需求了,更何况两年之后,他还有机会成为主宰无数人命运的大汉皇帝!

  讽刺的是,在原来的历史上的那位刘贺只在皇位上呆了27天,屁股都没有坐热就被废掉了,最终以海昏侯的身份郁郁寡欢,死于深宫之中。

  真是窝囊至极。

  给了他机会,可他不中用啊。

  所以刘贺刚一适应自己的新身份,就下定了决心,不仅自己要换一个活法,也要让大汉换个活法,让这天下人换个活法!

  但是,现在的刘贺还不能莽,他要夹着尾巴做人,小心广陵的那位,小心长安的那位。

  当然,夹着尾巴是方法,做人是目的。

  下闲棋,烧冷灶;韬光养晦,再夺天时。

  这就是刘贺的策略和路线。

  从扶摇殿到昌邑殿,快步走的话只需半刻钟,但是刘贺今天却用了足足两倍的时间,因为他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已经开始做工的下人们。

  不管男女,不管老少,不管是奴婢还是雇工,年仅十九岁的刘贺都要停下来,少年老成的叉着腰,扯着嗓子,和他们聊上那么几句。

  “黑夫,你家今年种的麻长势如何?”

  “回殿下,大伙用了您教的下种深耕的法子,长势很不错,估计秋天最少能多收三成。”

  “不错不错,那你家的婆娘高兴坏了吧,织好了布,记得给我送几匹过来,我照价全收。”

  “唯!”

  “张妪,你的小儿子回来了吗,听说上月初一有一批戍卒从渔阳回来了。”

  “回殿下,小儿惊眉已经回来了,他在军中还立功,如今已经是上造咯。”

  “那就好,有了这个爵位,你们的生活能好不少吧?”

  “分到了两宅和二十亩地,每年还有一百斛的粟,日子总算好过了一些,但是人能活着回来了,我就谢天谢地了。”

  “过些日子,把惊眉带过来,宫里还缺一个更夫,看他愿不愿意干。”

  “诺。”

  寥寥数语,刘贺像极了还没有长成的乡野豪绅家的傻儿子。

  刘贺乐在其中,下人们应对自如,郎官谒者们习以为常。

  这是刘贺两年时间里做的诸多工作中最小,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把人当做人来看。

  唯有如此,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就像另一位图书馆管理员说过的那样:“百姓,只有百姓,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一刻钟以后,刘贺终于不急不慢地来到了昌邑殿,他刚一现身,殿中那十几个正在窃窃私语的官员立刻就改容而立,庄严的大殿顿时也就安静了下来。

  刘贺刚在王位上坐下来,这些官员就如同有人指挥一般,跪下来对着刘贺行了一个深深的拜礼,拉长着声音有腔有调地齐声高喊:“问昌邑国门下吏安。”

  “诸位平身,不要拘谨,我们像往常一样就好。”刘贺微笑着说道。

  官员也是人,自然也得把他们当做人来看。

  老书其实已经写完了,会慢慢发出来。

  新书本来想多存一点再发,但是我是个急性子,所以打算今天就发。

  不知道能不能签约,只要能签约,一定完本。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