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两百四十九节 调整(1)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南郡郡守,但凡只要做出政绩的,最终都进入长安,成为朝臣甚至是九卿了!

  从这个方面来说,河南郡就是西汉的魔都。

  干好了,迟早可以入常!

  不过,当地也是有名的马蜂窝,一个不小心,就要惹上一身麻烦。

  雒阳人民,自古就傲娇的很!

  汲黯自然知道,河南是一块试金石。

  而且是天下成色最高的试金石!

  所以,他立刻拜道:“请陛下准臣自兰台之中挑选幕僚和主官……”

  刘彻自然不无不可的点了点头。

  ………………………………………………

  半个时辰后,刘彻在宣室殿之中,见到了自己的三公九卿。

  群臣恭身见礼之后,各自落座。

  而刘彻则跟往常一样,拿起了各位九卿大臣呈递上来的报告看了起来。

  现在,已经是夏五月了。

  距离冬小麦的收获之期已经临近,所以,少府、大农和丞相府的报告,都是有关保障冬小麦收获工作的事情。

  在关中,这倒不需要费什么力气。

  因为关中有着整个世界最发达的官僚系统。

  譬如,尽管距离冬小麦收获还有一段时间,但少府和大农下辖的官仓,就已经全部做好了准备。

  从军队抽调的兵丁也已经全部到位。

  但在北方和关东,这个事情无疑就很考验汉室的组织协调能力了。

  毕竟,除了收割、征税和入仓外,还得加紧督促和鼓励百姓,种植大豆等作物。

  随着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样的事情,也渐渐成为汉室政府的年度主要工作。

  刘彻将少府和大农以及丞相府的报告看完,然后嘱托道:“民以食为天,诸卿要加强对燕赵以及代上地区的冬小麦收割、入仓工作的准备!”

  “诺!”群臣自然俯首。

  “以朕的意思,大农、少府还有丞相府,诸曹有司衙门,不妨各自派出一个小组,由诸司曹主官带队,分别奔赴诸郡国,督导民众……”

  “诺!”对此,群臣都是没有意见的。

  汉室可不像宋明,士大夫们不爱下基层,更不会觉得亲自去地方做事,有辱逼格。

  恰恰相反,目前作为官僚集团的主体的黄老派和法家,都是很爱下基层的。

  别看黄老派平时懒洋洋,做这种事情,积极性特别高!

  历史上,汲黯就曾经多次下到郡国,主持赈灾和救济。

  甚至为了赈济灾民,他不惜矫诏,拿着自己的命来救老百姓。

  将冬小麦的工作布置完成,刘彻就将话题转移到另外一个重要议题上,问道:“今年考举在即,卿等对于今年考举有什么想法?”

  自第一次考举举行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七年。

  七年来,通过考举,上万年轻人走入官场。

  他们渐渐的成为了现在汉室政坛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自然,朝野对于考举的态度,也越来越重视了。

  考举甚至已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