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三十六节 条件与答应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论著,也遗失了大半。

  这位仲景先生的医术能留下些只言片语,已经是邀天之幸了,甚至淳于意感觉,可能是这部书太强了,所以上苍才故意只留下这么点残章断片。

  “不知仓公能否为小子还原这三个药方?”刘德拱手拜道。

  淳于意想了想,道:“老臣不敢保证,只能说尽力吧……”

  他拿着刘德给他的帛书,仔细看了看,道:“以这位名为仲景的医者在序言中所说之事来推断,此人当是周赫王早年之人,似是卫人……”

  “殿下您看,此处就有‘余宗族素多,自赫王纪年以来,向余两百……’的记述……”

  刘德微笑着点点头,其实,那是他改的……

  “再从殿下所述之‘少阴病’‘太阳病’等描述来看,以及序言最后所提及的诊脉、辩证与其所参考的医书来看,此人所用的辩证之法当是脱胎于《素问》中的辩证法,似是以解表而断?”淳于意思考着道。

  这个倒还难不倒他,他的先师扁鹊就已经提出了病分表里的辩证法。

  “请容老臣细思几日……”淳于意道:“看看能否还原……”

  “桂枝汤与麻黄汤,老臣一月左右当能大体还原,至于六位地黄汤,老臣只能尽力了……”淳于想了想又道。

  桂枝与麻黄,这个看上去应该是个简单的汤剂。

  对于淳于意这样的老医生来说,知道了君药的话,只要根据君药的药性与药理来推断,再经过思考,应该能还原出大概。

  只是那六位地黄汤就复杂多了,他是完全没把握的。

  刘德闻言,大喜过望,能弄出桂枝汤与麻黄汤,与刘德而言,就是天大的幸事了。

  若有这两个药剂,起码大部分的伤风感冒都不再是绝症了,不再需要人靠自身的体质来抵抗了。

  而且,这两个药剂都是廉价便宜的药。

  譬如桂枝,有桂树的地方就能找到药材,可以说是此时的阿司匹林也不过分。

  于是,刘德拜道:“一切拜托仓公了!”

  刘德想了想,道:“无论仓公能否解出此三方,小子都想恳请仓公,留于长安,教授弟子!”

  “小子愿出千金,于长安起一医学,以仓公为祭酒,传授天下有志医学之青年医书医道!”刘德诚恳的道:“除此之外,小子还可向父皇请求,益仓公弟子宗族子侄五人为郎官!”

  淳于意闻言,脸上的神情立刻就变得有趣了。

  弟子宗族子侄五人为郎官?

  这可是天大的好处啊!

  要知道就算彻侯家族,也最多只能萌弟子子侄一人或者两人为郎官!

  他能萌五人,对仓公来说,这个好处,让他无法拒绝。

  当此之时,医学的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因为没有张仲景、孙思邈等人的发扬和传播,所以基本为零。

  像仓公这样的名医,基本上不会给百姓看病,也不会有什么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们给人看病诊治都是要钱的!

  简而言之,没有好处的事情,基本不会做。

  因此,想要让淳于意拿出真本事,真心诚意的传授别人医术,刘德就得拿出一些他无法拒绝的东西。

  什么东西不可能被人拒绝?

  答案是弟子后代的前途。

  而在汉室,再没有比郎官更加前途光明的职位了。

  于是,淳于意立刻拜道:“老臣既蒙殿下厚遇,敢不效死?”(未完待续……)

  ps:嗯,我不是医生,更不是中医,所以,这章写的我特别吃力。

  但是,说实话,我个人最尊崇的古代名医只有张仲景和孙思邈,其他人医术再高明,也永远与这两人比肩,因为,这两人一个是完善了中医的辩证体系,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辩证之法,另外一人建立起了中医自己的伦理道德观与价值观。

  话说,今天是剁手节啊,大家消费了多少?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