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三节 考举(6)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问题前,插手此事。至少,也要防止这个事情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毕竟,那些士子都是响应刘彻的号召来参考的。

  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强权社会,上到皇帝,下到百姓,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传统,向来都是朝廷包揽一切。

  因为考举,士子们不得不举债,最后名落孙山,还欠下一屁股债。

  可能西方欧罗巴的人会自认倒霉。

  但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连老天爷不下雨,都是皇帝的锅的社会。

  绝对会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绝望之下,把锅丢给刘彻!

  别说是现在了,就是两千后的天朝,老百姓们遇到问题了——譬如,被骗了,被欠薪了,被欺负了,首先想到的,也还是找政府要说法。

  现在的情况也是相同。

  而且,作为皇帝,自我标榜着代天牧狩,天下元元兆民,连草木都崇拜的天下共主,刘彻也不可能不管这个事情。

  这大概也算是任何一个稍微负责一点的中国皇帝必然的逻辑思维:天子,管天管地管下雨,任何事情,只要涉及统治基础稳定,管它合不合法,必然要插手其中!

  目前来说,面对这么一个局面,刘彻还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解决。

  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在民间,还不起钱的农民,卖屋卖地甚至卖妻卖子卖自己,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高利贷商人们的势力,遍及朝野,有的是为他们鼓噪和说话的大臣、贵族甚至后宫妃嫔。

  刘彻暂时只能是加强对长安闾里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加强对贫民区的巡逻和管制,最起码,先震慑一下高利贷商人们的气焰再说。

  剩下的事情,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么想着,刘彻忽然就想起了一件事情,对王道问道:“王道,前几天,你不是禀报说,本次考举,有不少寒门士子,是靠着给人做工度日吗?”

  王道低头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奴婢记得,当时奴婢还给陛下递了份这些士子的名单!”

  “找找看!”刘彻吩咐道。

  不多时,就有一个宦官,从刘彻翻阅过的奏折堆里找出了那份报告。

  刘彻接过来一看,上面罗列的士子人数居然足足有上百人。

  再看他们的经历,刘彻也不由得含笑点头,放下奏折,刘彻对王道吩咐道:“传朕的命令,这些自力更生的士子,全部无条件进入考举第二轮,假如本身成绩已经符合进入第二轮的,第二轮考试,每人额外加五分!”

  本来一开始,这些靠着自己的力气生活,坚决不借债的士子,在刘彻眼中还没有什么印象。

  但,凡事就怕比较。

  与那些宁肯去借高利贷,也不肯‘屈尊降贵’的人相比,这些人,毫无疑问,就可爱多了。

  作为皇帝,刘彻自然要给他们一些奖赏了。

  至于理由?

  不食嗟来之食,这可是君子的品质!

  对于汉室目前的价值观来说,人品道德,那可是比学问成绩政绩乃至于出生血统更加重要的政治筹码!

  一个知名的孝子,不需要参加考举,也不需要熬资历,直接能做千石官员。

  一个地方名望之士,一但被举荐,朝廷是要派出驷马鞍车去接的,给的官小了,人家一挥袖子,不鸟你,你也无可奈何!(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