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二节 官员倒逼战争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不会一下子就拔高太多。

  难度是会随着士子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多。

  于是,摆在刘彻面前的,就只有三条路。

  第一条扩大内需,发明一些新机构来安置越来越多的考举士子,但,这新衙门不是想成立就可以成立的。

  现在的官员薪水虽然低,但也不少了。

  哪怕是最低级的百石小吏,一年薪水也要给其一百石粟米外加一定的现金。

  更何况,刘彻自己还作死的搞出了津贴和补贴制度。

  所以,随意增加机构的话,只是饮鸩止渴,最终除了重蹈北宋杯具外,不会有别的结果。

  而第二条路,就是减少录取人数。

  但,减少录取人数,就会提高考举逼格。

  很容易会让那些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产生劳资比别人高级的错觉虽然他们一直都有这样的错觉。

  但考举,却可以让他们知道你们不比别人高级。

  而第三条路……

  “用大汉的剑,为大汉的官,去获取属于他们的工作岗位……”刘彻似笑非笑的摇着头叹息着。

  这也是唯一可以实现的出路。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只要打下一块地盘,就得在当地建立政府,实施统治。

  就像现在的安东都护府那样,每年都能固定为刘彻消化至少几百个士子。

  而且,这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世界这么大。

  哪怕未来在遥远的中亚和西亚以及南亚实行的殖民和分封统治。

  那里也需要官员啊。

  需要官员就需要考举士子去占坑。

  然后,慢慢的,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也会开始要求更多的官员。

  如此,才能确保不出问题。

  “看来,对匈奴作战,确实是迫在眉睫,不得不发啊!”刘彻感慨一声。

  五年前,他搞出考举,纯粹只是想刷声望,收买人心而已。

  却没有想到,五年后,他弄出来刷声望的工具,逼着他和整个国家,不得不投入战争中。

  因为,假如不给越来越多的年轻士子找到工作岗位的话。

  大汉王朝就迟早药丸。

  大汉王朝不想吃枣药丸,就得去扩张。

  说起匈奴,刘彻就颇感兴趣的站到了地图前,凝视刚刚被更新的那幅地图。

  这副地图上,属于汉室的黑色,赫然已经越过了长城,侵染到了草原上。

  有些地方,甚至整块整块的变黑。

  这是绣衣卫与汉室长久以来推行的对匈奴政策结出来的硕果。

  “贾长沙啊贾长沙……”刘彻叹了口气,不得不对这位当年名震天下的谋士和名士表达自己的敬佩之心。

  似乎,在两汉,姓贾的人,只要出名,就了不得了。

  前有贾谊贾长沙,后有贾诩贾毒士。

  都是那种一言安天下,一语丧社稷的主!

  贾谊对汉室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提出了‘众建诸侯少其力’的原始版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