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5章 雅俗共赏之高峰【为大石哥1伊异舵主加更!】_直播之工匠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了直播,众人精神一震。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什么鬼,我竟然唱出来了!啊啊啊,这在做啥,怎么前面的没有直播啊!】

    应轩有些不好意思,咳了一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因为前面的太简单了,师父只直播高难度的!】

    然而这话也真有人信,连连赞叹:【果然有大师风范!果真雅量非凡!】

    【这是在做什么东西?为什么要两根玉柱啊?求解答!】

    应轩很认真地道:“这是在做玉笛和玉箫。”

    【玉人何处教吹箫?我喜欢!】

    【……总感觉有什么东西乱入了呢。】

    【都是腰椎间盘,为什么你这么突出。】

    陆子安没有看直播,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一根玉柱在他掌心流转,昆吾刀轻而缓地划过,落下一片片玉屑。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小巧的一根玉柱,他竟然还能将其掏挖成空心。

    完整的,精美到令人讶异的翠绿,那簌簌飘落的玉屑,如一汪碧水流淌在他的指间。

    原本嬉笑的众人慢慢沉寂下来,目光情不自禁跟着他的手移动着。

    这是一场视觉盛宴,这是一场久违的约会。

    每个人都忍不住为之着迷,为之沉沦。

    竹笛发源极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强烈的华夏民族特色。

    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

    【真是很难想象,这样美的艺术品竟然真的可以用来吹奏。】

    【感觉它哪怕是这样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其实用玉做笛很常见。”应轩近乎痴迷地看着陆子安慢慢将玉笛内部打磨光滑,声音温和地道:“不止是玉,还有用骨做笛的,比如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的贾湖骨笛,它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首,堪称“中华第一笛”。”

    细而长的玉笛上,上面开有若干小孔,孔径厘米,分布均匀。

    陆子安将每个细节都雕琢到极致,那是一种对艺术几近苛责的追求。

   &ems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