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大洋之战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舰在日本的战列舰面前,几乎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还怎么保护商船队的安全呢?

  所以,中国也很快做出了反应,立即加强印度洋舰队,并且在印度洋上搜索日本的这支舰队,坚决歼灭这支威胁巨大的日本舰队,保护印度洋航线的安全!

  其实,中国此时做出这一决定是非常无奈的。首先,中国的卫星侦察系统并没有恢复。

  虽然中国的航天系统从开战之后就一直在努力的恢复中国的战略卫星系统,但是直到2045年月左右,中国的战略侦察卫星系统并没有得到恢复,因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导航与通信卫星系统。

  虽然,很多科学家主张研究一种多功能的卫星,以满足导航,通信与侦察三种需要,但是后来这一方案遭到了否决,因为将过多的功能集合到一起,不但要增加卫星的成本与研制的技术难度,同时,还有着更大的风险,因为对方只需要摧毁一颗卫星,就相当于摧毁3颗卫星了!

  而中国恢复战略侦察卫星系统,已经是204年中期之后的事情了,而在这之前,中国仍然无法完全掌握日本舰队的行动,只能够依靠远程雷达,战略侦察机等等手段来获取对方舰队具体位置的情报!

  其次,中国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兵力严重欠缺!在战争爆发之前,因为中日关于海上资源的问题,所以大部分中国主力战舰都被牵制在了西太平洋上。

  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又无力向印度洋地区派遣更多的战舰。所以,在日本攻占了东南亚群岛之后,中国在印度洋上,只有4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勉强能够为商船队提供掩护,而要迎战日本的印度洋舰队,那是万万不够的。

  现在的情况却让中国更为尴尬,因为所有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都已经被日本控制,或者受到了日本的威胁,所以,中国要向印度洋派遣海军舰队,本身就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样,中国必须要加强在印度洋上的制海权,不然这场战争将对中国非常不利!

  克拉运河在修建的时候,因为到后勤经费严重不足,所以运河的建造标准降低了。

  最初,中国是准备修建一条至少与苏伊士运河同等级别的运河,甚至要达到巴拿马运河的通过能力,争取能够让30万吨级的UL通过运河,但是到后来,标准降低到了只需要让0万吨级的VL通过的级别,很明显,运河的通航能力并不强,甚至无法让中国的新式航母通过!

  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限制,中国即使要增兵印度洋,也无法派遣主力航母舰队进入印度洋。

  在经过再三的权衡之后,中国于2045年7月底做出决定,派遣以

  “长江”号航母为核心,由

  “太湖”号战列舰,

  “洞庭湖”号战列舰,以及

  “太行山”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