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艰难抉择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控制权,所以,大西洋战区也平静不了多久,随着双方实力的转变,一场大战是再所难免的。

  而在别的战区的战斗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虽然因为中途岛战役的影响,各个战场上战斗的激烈程度都有所降低,有的地方甚至平息了下来,但是这只是一个缓冲期,战争还远没有结束,因此,随着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那么新的战斗就肯定会爆发!

  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原因,中国就必然会加快对澳大利亚的进攻行动,力求在别的战场上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之前,抢先发动攻击,完成南进的任务,解除自身侧翼受到的威胁,巩固在太平洋上的基础,为最后向美洲大陆发动进攻创造条件。

  所以,当初鲁毅主动提出应该在中途岛海战结束之后,尽快在澳大利亚方向上发动进攻。

  而总参谋部也立即采纳了这个意见,在中途岛战役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进攻澳大利亚了。

  整个准备工作原先计划需要3个月的时间,但是经过仔细的筹划,这个时间被延长到了半年。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途岛战役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导致作战物资不能够按照原先的计划储备到位,其次就是处于深远的考虑,这次进攻澳大利亚将是一次艰苦的战斗,甚至可能会演变成为一场持久的战斗,因此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而不是仓促的发动进攻,因此进攻的准备时间延长了很多!

  在此期间,鲁毅提出的几点意见都得到了采纳,其中就准备工作来讲,鲁毅是全力赞成进行广泛准备的,而且延长三个月的时间,更有利于国内的战争动员。

  战争爆发半年之后,中国的兵力仅仅扩充到了350万左右,比原先计划的少了200万,一方面是中国此时不需要这么多的部队,另外一方面则是从质量考虑,大部分新征召的部队的训练时间由2个月延长到了4个月,好让士兵掌握更多的战斗技巧。

  而现在,多出了半年的时间,按照各地武装部,以及预备司令部的统计结果,这半年之内,中国还可以新增近300万的部队,其中陆军新增部队的数量为220万左右,这对进攻澳大利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战争物资的准备方面来看,多出来的三个月时间,可以够后方的工厂生产出另外半年的作战物资。

  这就是鲁毅最看重的一点,虽然总参谋部认为要占领澳大利亚,至少需要动用350万到500万的地面部队,但是实际需要的数字可能就250万左右,但是这就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以满足减少部队之后增加部队行动的需要。

  而新生产的物资对进攻澳大利亚的行动更是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了。紧张的半年准备工作中,鲁毅提出的第二点意见就是对现在部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