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倒打一耙_百媚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笑道,“当日在归家院见到公子,就如见到一柄出鞘之刃。今日重逢,公子已经是宝剑入鞘了,可见山上修行增益不小。”

  “我倒不曾觉得。先生定是谬赞了。”钱逸群微笑道。

  “心动则神浮气躁,难成大事。公子如今心定如山,气息均匀,肯定是得了高人指点吧。”冯梦龙言谈间似乎颇为羡慕。

  钱逸群笑而不语。

  怎么语?

  自己在山上就没接触什么正常人。一个智商堪忧的师兄,一个只说五句话的师父,一个张口乱咬人的疯狗监院,一个鬼灵精怪的道童……哪有什么高人指点?

  冯梦龙与他相隔多日,感觉自然明显。钱逸群潜移默化而不自觉,也正是玄门奥妙所在。

  “寄身玄门不易久入红尘。”钱逸群拱手作礼道,“明日我便回山上去了,还请先生替我向务德兄告罪。”

  “无妨,周公子不会介意的。”冯梦龙笑道,“不过……你还是自己与他说罢。”

  果然,周正卿跟陈象明私谈几句,也出了县衙,见这边童仆等候,便走了过来,未语先笑:“九逸兄,这是要去哪里?”

  “回家休息了,明日一早还要上山。”钱逸群笑了笑,“一月不见,务德兄倒是清瘦了。”

  “还是九逸兄懂我。”周正卿抱屈起来,“这一个月里,我往来江淮间,行程不下八百里,他们都只以为我游山玩水,唉唉唉。”

  “是在为《墨憨斋志异》的事奔走么?”钱逸群心中奇怪,这事情不是搞个印刷厂就可以了么?值得本人这么跑么?

  “各处安排分印的坊间,负责经销的书铺、商户,还有消息传递的途径……太多事得安排了。”周正卿抱怨道,“你倒是上山修行去了,可想过怎生度了我等红尘中受苦的人?”

  “你还受苦……”钱逸群无语了,“真受苦的都是饭都吃不起的老百姓吧。”一语及此,又道:“现在徐光启可在朝中?”

  周正卿一奇道:“九逸兄对朝堂事也有兴趣么?你若愿意,我家倒能帮你做官。”

  “我就算了。”钱逸群道,“我是想起他的《甘薯疏》,听说他在天津卫种甘薯颇具规模。丽南与其去筹钱抚平民变,不如撒这甘薯下去。流民有了吃的,谁还冒险作乱?”

  周正卿一愣道:“九逸说得有理,该跟丽南说去。”

  “你去说吧,我人微言轻的,说这些有什么用处。”钱逸群笑了笑。他不知道陈象明对别人如何,反正这人对他表现出的善意总蕴藏了重重的利用味道,绝非信任。

  周正卿闻言心花怒放,脸上却没有表露,只道:“正卿一定不负君托。”

  钱逸群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穿越众,既不能科举也不能从军,能做到这步已经不容易了,也算尽了民族义务,心中舒服了许多。又跟周正卿说了两句,便告辞回家去了。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