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九〇章 胜在起跑线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耶什蒂油田不光面临驻比萨拉比亚和克里米亚半岛的苏联轰炸机威胁,还非常担心以地中海为基地的英国空中力量。果然,苏德战争打响后,罗马尼亚的油田和炼油厂,就遭到从克里米亚半岛奥德萨起飞的苏联轰炸机近百次轰炸,只是因为苏联在战争初期轰炸机损失过半,英国有此能力的轰炸机又忙于北非作战和从本土偷袭法国、比利时和德国西部,因此到目前为止,罗马尼亚油田还是安全的。

  三八年秋天入侵波兰时,德国的石油储备并不充分。

  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也针对被占领国,因此实际上到四〇年德国占领法国后,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等国家的日常燃油,也开始由德国来供应。更加糟糕的是,一九三九年六月墨索里尼向英法宣战,从此将意大利这个贫油国的油管也插进了德国的油桶里。

  若非这一年中国地质专家在比利亚发现大油田,随后埃及也落入德军之手,燃油供应短缺问题将把德国拖入无底的深渊。

  一九四〇年三月,德国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发出警告,德国石油储备估计将在十月份耗尽,如果未来陷入消耗战,缓解石油压力的惟一办法就是利用苏联的石油,必须迅速夺取并利用高加索油田。同时,必须在苏联尚未完全破坏前夺取采油设备,包括运输工具,才能保证一个月内恢复生产,完成运输还要一个月。如果这些目标不能实现,这一年九月一日后的作战和国内经济将面临无法预计的严重后果。

  这个时候,由于隆美尔在北非和中东的连续胜利,同时百万大军陈兵边境,迫使了土耳其的屈服,希特勒完成了对巴尔干、北非和中东地区的控制,希特勒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攻占石油中心巴库,彻底解决德国的燃油供应难题。

  与原来的历史不同,由于德国新增加了一个土耳其作战集群,使得无需翻越高加索山进攻的德**队,在对苏战争发起后的一个多月,就完全控制了巴库油田,把这个年生产石油二千四百万吨的石油产地,牢牢地控制在了手中。

  德军为了配合占领巴库、格罗兹尼等地的石油,希特勒还特意组建了高加索石油师,兵力达到二万四千八百多人,配备三千多辆各式车辆,主要是修复被毁的油井和炼油厂,转运油料。

  巴库油田开采的石油,通过石油管道输送到黑海东岸的巴统港,然后由油轮运抵黑海西岸,分别通过多瑙河和第聂伯河的内河航运,送到德国和波兰。同时,德国正在修建连接国内与罗马尼亚、乌克兰沿黑海港口的石油管道,以彻底解决输送油料难题。

  此外,巴库油田出产的石油,依然有近三分之一需要通过油罐列车,由欧亚铁路桥以及高加索、乌克兰、波兰的铁路送到德国,不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