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酷炫狂霸拽(一更)_辞天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允许你考考我?”

  他是气话,铁慈却立即道:“真的可以吗?”

  姚先生:“……”

  半晌他将书一搁,反倒笑了,“书院允许问诘辩难,我不应你,倒会反给你咬一口,那你就请吧!”

  “我只想问先生。”铁慈慢吞吞地道,“前朝五经各方注解,杂说遍地,互诘不休,一派混乱。大凌朝集采各家经典注疏,由名臣统一修撰颁布天下,为《五经要解》。从此经义统一,有章可循。只是《礼记要解》以熊安适,王堪之疏为底本,却选用了刘炫注,但凡两者有不同处,以何为准?”

  “自然以刘炫注为准!”

  “那又是为什么呢?刘炫,熊安适,王堪,不都是名动一时的儒门大家吗?学问地位才识不分高下,为什么就一定要以刘炫注为准呢?”

  “《五经要解》既然以刘炫注为准,那自然要遵循要解。疏不破注,不知道吗?!”

  “那《五经要解》为什么要以刘炫注为准呢?论文采俊丽,见识精微,似乎他也不比那两位强啊。”

  姚先生窒住。铁慈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当前儒门的争论点之一。所谓文无第一,学说之间本就难分高下对错。前朝编撰的经义要解,从众家学说里选出一篇来做注疏并以之为唯一范本。本身就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再加上流传过程中甚至往往出现谬误,但本着尊重经典,疏不破注原则,后续一切学说见解都不许脱出五经要解的注疏范围,很大程度上是对思维和学说的禁锢,更不要说还存在以讹传讹现象,所以对这本经典,儒门有非议的也很多。

  姚先生并非不知道这争议,却嗤之以鼻,教书时也从来不会提出这种问题来思考,甚至以之为异端邪说,听铁慈这么说,心中怒火便升了起来,正要呵斥。

  铁慈又悠悠道:“那是因为,刘炫是当时编撰要解的文渊阁学士李晟的太师叔祖啊!”

  “因为编书者属于刘门学派,自然要选自家学派的开山之作。以至于刘炫在注疏里,明明有两处,因手头古籍被风雨侵袭,缺字少句,导致他理解错误,所注之疏与熊氏等人南辕北撤,也照搬错处,硬生生以错就错,流传至今!”

  “……你……你胡说!你如何知道!”

  “在天阁藏书万卷,《孤夜集》集合各代大儒家书私信残卷,其中也有刘炫的。他提过两处书卷存在错误,后期他曾多次寻全本核对,在家信中提出修改,可惜原先的版本流传开来,后来的版本连遇战乱又遗失了,才导致您拿着一本有错的书奉为圭臬,还要将明知是错误的注疏教给学生!”

  “你……”

  “还是您根本没看出来那几处蒙童都看得出来的问题?”

  “这……”

  “您教导我说,修道亦修德,修德为修道。您看不出明显的谬误,对于书中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