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2章 大清洗_重返大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穆家族或者杨素家族独孤家族等。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可能身上已经带着一个国公或者郡公的爵位。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封爵,也导zhì大量的食邑。这给朝廷的国库带来很大的压力,这许多封爵的食邑,占据了许多的纳赋税丁,他们本来纳给国家的税赋,却交给了封臣们。再有一个就是这些封爵世代承袭,且封爵由嫡子继承外,其余的子孙还有资格按门荫入仕直接当官,这也挤占了很多官职位置,让朝廷的政zhì逐渐把持在这些豪门手中,形成庞大的贵族集团,尾大不掉,对于皇族的威胁很大,这也正是宇文氏与杨家轻松篡夺了皇位的原因之一。

  易风坐在榻上,扫了一眼九位宰相,拿过礼部报上来的朝廷封爵名单,那是厚厚的一大本。他问道,“封爵过滥,对天下是好是坏?”

  御史大夫刘文静最擅长揣磨圣意,而且他虽也是关陇集团的一份子,但顶多只是其中的底层,因此他更多的将自己视为天子的嫡系,对于天子想要清理三朝以来的这些滥封爵位,他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削掉那些人的爵位,才有他们这些新皇嫡系们的进位之阶。而且他认为皇帝之所以让他执掌柏台,并进入政事堂当副宰相,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肯舍得不顾名声,为皇帝冲锋陷阵。当下立即出声道,“历观往古,封爵者今最为多。周之公侯伯子男五等,秦之二十等军功爵位,曹魏废二十等爵重行五等爵制,再到晋南北朝至今,大体沿用此例,然各朝皆未有我朝之爵位封爵之滥。各朝皆是非有大功,并不得滥封,盖以天下为私,殊非致公驭物之道。滥官滥爵,国之大患。”

  易风对刘文静的聪明很是高兴,点头说,“朕为天子,实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因此,之前已经对宗室封爵制度加以整改,如今非太祖子孙皆不得封王,诸非太祖子孙宗室最高者也止封于国公,且只能有一子降阶袭封,其余诸子不论嫡庶皆不封,只保留承荫入仕资格。太祖诸子孙,也皆分封边疆,为国屏藩。现在宗室皆已就封改爵,朝廷的异姓封臣们,当也须为国考虑。”

  易风让宰相们讨论如何改革异姓功臣封爵制度,清理重定已经泛滥的爵封。

  经过半天的商讨,最后九位宰相根据易风的意思,最后做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首先,朝廷的爵位,非太祖子孙,其余宗室皆不得封王,非功不封,非亲不授,最高只能封国公。

  然后异姓臣子,非功不封,最高只能封国公。

  朝廷爵位分为亲王、郡王、国公、郡侯、县伯、县子、乡男七等,亲王、郡王只封太祖子孙后代,其余宗室最高只能封国公,且世降一等由嫡长长继承,余子不论嫡庶皆不封,只保留承荫入仕资格。

  异姓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