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7章 第 387 章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哥儿不带他玩。

  朱厚照不由问:“这样做就行了吗?”

  只要让大家都知道河西走廊和敦煌,难道就可以开发西北了?

  文哥儿道:“当然不是,孔圣人说过治理地方的几个步骤,首先吧,要让人多起来,接着是要让人富起来,人多了也富了

  ,就得着手搞好教育工作了。现在我们连第一步都没做成,谈什么‘这样就行了’?只能说是刚刚起了个头。”

  不管是给政策倾斜还是搞招商引资项目,都是为了吸引人去西北。

  自古以来移民实边就是边防政策,秦汉时期都是把商贾和百姓强行安排去边境,实打实地用数十万百姓筑成血肉长城——你家就在这里,你不豁出命去保家卫国你家就没啦!

  所以说,有人的边防线才是最好的边防线。

  至少在冷兵器战争时期是这样。

  只是人都向往安定美好的生活,没有人喜欢生活在随时有外敌过境抢掠的地方。比起那又缺水又危险重重的西北,人们还是更喜欢生活在富饶的江南地区,常年雨水充足,种什么作物都容易长。

  明朝的执政方式也注定了皇帝不可能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大手一挥直接把几十万户人迁到边境去。

  毕竟现在的皇帝没有这么权威,现在百姓也没有那么听话。

  更何况哪个地方没出几个官?这些官谁愿意把自己老家直接刨了?

  反对的声音多了,事情就办不成了,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目前这些边境摩擦比较多的地区基本只剩下军屯和稀少的原住民。

  明代的移民实边政策基本靠军户来落实。

  军户吃了最多的苦头、承担了最大的风险,到头来朝廷还会当成负累,每年都要拎出来批判一下养这么多军户花了多少多少钱。

  于是军户越发被人瞧不起。

  想要西北真正发展起来,就得让别的地方能住的宽敞舒适的好房子他们也能住,别的地方能买到的好东西他们也能买到,别的地方能拥有的教育条件他们也会拥有。可那太难了,他们目前只能先一点点地把短板补起来。

  至少得做到不缺衣少食!

  朱厚照听到文哥儿提起秦始皇汉武帝他们一声令下,几十万户人家立马全部撵到北边去落实移民实边政策,很有些心神激荡。等文哥儿说不能效仿,他才郁闷地道:“好难。”

  怎么感觉做什么事都好难!

  文哥儿笑道:“做事不难,想把事情做好才难。其实当年太宗皇帝迁都北京来了个‘天子守国门’,便是最好的边防政策了。”

  国都都给你摆在这儿了,军事、政治、经济还不得跟上?文武百官阖家老小都在这里,你敢不尽心尽力把北边的外敌压制下去?

  文哥儿敢捣鼓河西走廊的开发计划,正是因为北方边境相对于唐宋时期说得上是非常安宁的吗?如今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