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483 章(【弘治二十一年(三)】...)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救许多人的性命!

  王守文听了汪机这个想法后极感兴趣,马上召集所有人来探讨如何实现这一构想。他们这些人如果要留在翰林院,少说也要跟修书打个十年八年的交道,现在可以开始尝试着接触这方面的事了。

  大明一共一千四百多个县,想要给每个县都设置一个医案存档处其实成本也不算太高,普通县城不至于连个藏书的地方都腾不出来。想要落实这件事还是很有希望的!

  既然可行性颇高,现在他们差的就是成熟而完善的检索办法以及系统归纳好的古今医案合集!

  所以说平时还是要多搞搞头脑风暴,瞧这么一讨论新活儿不就来了吗?

  王守文当场让汪机把众人的意见都记录下来,等到了广东那边马上立项开搞!他一个搞文教工作的,召集广东的医者来开个动员会不过分吧?这么大一项目,写信请求两京十三道同步协作不过分吧?

  咱讨论出个章程来,两京与各省都给把自己下辖府县的医案汇总一下,朝廷不就拥有庞大的医案数据库了吗!

  要是京师那边不理会,王守文一准给他们来一封“早就听说了人走茶凉这种说法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到我头上来了我真是太伤心了啊”的长信。

  唉,他也不想这样的,能走正常路子把事情办成,谁又想走歪门邪道?!

  他王二十一向来是最愿意走正道的!

  王守文一路上边吃吃喝喝边和严嵩他们讨论到了广东以后能做什么事以及要做什么事,手头堆积的项目材料那是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王守文自己都忍不住找丘濬嘀咕:他们这样算不算是全自动加班打工人?朝廷都没给他们安排这么多活,桩桩件件都是他们自己找的!

  丘濬看着王守文长大的,对王守文嘴里那些奇奇怪怪的词汇早就习以为常,听他这么一感慨不由说道:“……你不是从小就这样吗?”

  想想自己三岁开始读书,六岁开始兼职上班,九岁考上编制,这是何等辛劳的人生啊!偏偏这一路走来的每一步,大半都是他自己给自己找活干,根本怨不得别人。

  王守文唉声叹气了一会儿,又开始给丘濬介绍下一站能吃点什么好的。

  看起来也没太为即将要忙活的一大堆事烦恼。

  丘濬听他一如既往活力充沛的说话声,竟也不觉得长途跋涉有多辛苦多累人了,反而颇为期待船靠岸补给时可以趁机尝尝鲜。

  其实他这个年纪已吃不下太多东西,不过哪怕嚼不动吞不下,放嘴里尝尝味道还是可以的。

  官船一路南行,每次碰上靠岸的机会便有信往京师那边送,且每次信中都会汇上王守文整理出来的立项文书,看看京师那边要不要组织人手参与相关项目。

  人多力量大,有活一起干!

  反正开开口又不是什么难事,万一他们同意了呢!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