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三章 复制资料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究所的人。

  “带枪投降”是国民革命时期就有的优良传统,到了90年代,也不能说抛弃就抛弃。

  苏联国家能源研究所,研究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所有能源技术,同时也研究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历来有着相当的积累。如果阅读八九十年代的中文相关材料,仍然能看到苏联国家能源研究所的影子。甚至有一些前苏联的翻译作品。直到21世纪仍然摆在能源相关工作人员的案头。

  按照苏城的要求,不光是研究所的人,还是研究所人员的亲戚,能带着资料出来的,就可以得到美元和实物报酬。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还能享受全家移民的政策。以苏联目前的技术管理水平,愿意且能够轻松逃出火坑的人不在少数。

  唯一可虑的是这种行为有点商业间谍的性质了。苏城此前没有实施,既是担心泄密。也是因为手下没有合适的人选。

  请刘明浩做这种事情,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就连崔国平将消息传给刘明浩。刘明浩自己都觉得苏城选人选的太好了。

  他也不纠结,坦诚的向国内报告了一声,又向苏城领了一笔活动经费,就开始拉人。

  苏城投桃报李,转手就送给夏米尔价值一百多万元的油井设备。

  配合这批设备,刘明浩准备的10万美元现金,总算是有点用处,算不上难看了——用李琳的说法:这盒巧克力是送给马克西姆先生的零食。

  马克西姆先生吃了正餐和零食以后,怎么报答刘明浩,苏城是毫不关心。他就一门心思的算着刘明浩挖来的带枪战士有多少,资料有多少,然后换算成油井设备送给夏米尔。

  军火生产线谈起来是很麻烦的,不光要谈生产线的价格,还要谈授权、购买价格等等。相形之下,苏联的研究员们就痛快多了。

  国家能源研究所虽然是俄罗斯联邦的重点单位,但稍微有点名堂的克格勃要么是辞职了,要么也是腆着肚子在院子里晒太阳,最多派两个人到研究所来巡视一圈。

  研究员们不好直接拿出资料来,就将所里的资料复印出来。

  刘明浩派两个俄罗斯,直接开辆卡车等在国家能源研究所的门口,研究员们来上班了,就从车里顺手拿一叠复印纸,进到研究所里点个卯,转身就将复印纸变成了资料,有的还细心的编个号,然后再丢回到门口的卡车里,一言不发的从某人手中接过一张绿色的美钞,以及更多的复印纸。

  几天下来,一辆卡车就被迫变成了两辆卡车的倒班制度。刘明浩还从善如流的买了几台复印机,以解决能源研究所内复印机不足的瓶颈问题。

  复印机放在临近的小商店里,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抱一叠资料出来,当场复印完毕,转手就可以拿一瓶伏特加以及原先的资料回去了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